close
一個人的幸福理財 (今周刊 第448期 撰文/謝春滿 攝影/陳俊銘)
台灣男女不婚比逐年升高,女性不婚比僅次於法國,排名世界第二;台灣離婚率節節高升,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,總離婚人口高達一百萬人。不婚、晚婚、離婚浪潮席捲台灣,台灣的單身時代已經來臨。

一個人的經濟風險遠比兩個人高,一個人的荷包更應好好打理,單身生活才不虞匱乏。不論你是單身或已婚,在這股浪潮下,每個人都應做好理財與生活規畫,一個人的生活,才能自在幸福。

在台灣社會中,有很多人以「一個人」的形態生活著,他(她)因為不同理由處於單身狀態,但是雖然是一個人,卻活得精采有質感。

上午八點不到,台北市敦化南路上車水馬龍,摩根富林明JF(前怡富投信)基金管理部副總張淑婉在人群中快步走著,身為基金經理人,她比一般上班族還早到辦公室,身穿黑色褲裝的她,留著一頭及肩波浪髮型,個頭嬌小,但是全身散發著女基金經理人專業成熟的味道。

早上八點不到就進辦公室,這一忙要到晚上八點才能離開,回到家已經晚上九點、十點以後了。回到家,就是一個人生活,這樣的生活形態她已經很習慣了。

經營一個人的生活 了解自己最想望的是什麼,從中找出嗜好

張淑婉是典型的都會單身女子,學歷高、職位高、收入高,台大商學所碩士的她,在投信界相當傑出,在JF連續七年操盤中小型基金,二○○二年榮獲「傑出基金金鑽獎」,還同時獲得國內三年期股票型中小型傑出基金獎。

張淑婉至今仍然單身,並非排斥婚姻,「沒有碰到合適的人」是最大原因。她和大多數未婚女性一樣,因為條件實在很好,反而不容易碰到合適的人,這一蹉跎,就過了適婚年齡。

雖然單身,但是她卻很自在快樂,盡情享受工作與生活。「我很喜歡我的工作,努力過每一天,我的人生不要過得很boring (乏味)。」平常除了工作之外,張淑婉最大的興趣是爬山與旅行、嘗試新事物。

現代人很多人都沒有嗜好,除了工作,不會安排自己的生活,她認為,「單身的人更要有嗜好,應該去了解自己最想望的是什麼,從中找出嗜好,有了嗜好,就會有一群同好,這樣即使一個人過生活,也不會孤單寂寞。」

她是爬大山的人,民國九十一年春天,與一群同好去喜馬拉雅山健行,光是走到五千多公尺登山口,來回就要十三天,路程雖然辛苦,十三天沒洗澡,下山後看到自己的樣子,都覺得好可怕。不過,事後回味起來,還是覺得樂趣無窮。

同年夏天,她又與一群朋友征服位於高加索山脈的歐洲第一高峰,去年到西藏旅行二十五天。每年她都安排一、二次長假旅行,她同時還學會滑雪、冰攀、嘗試高空跳傘、冰上健行等冒險性運動。

至於會不會想要走入婚姻?張淑婉說:「如果可以找到彼此相愛的人,當然很好,沒有,也不會強求。結婚沒有保證幸福的,伴侶如果不好,不如不要!」連媽媽都沒有給她任何壓力,她覺得社會已經愈來愈能接受單身這件事。

對於一個人會不會很孤單寂寞的問題,她倒有番見解。「每個人任何時間都是一個人,即使是兩個人在一起,心靈上仍然可能是一個人。」張淑婉認為,有很多結了婚的人,生活上仍是寂寞的。現下最重要的是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,過自己想要的精采人生,比較實際些,至於婚姻,就隨緣了。

身為基金經理人,張淑婉也對單身族群提出理財專業建議,她認為,理財對一個單身者而言是必要的,單身族群應該把下半生規畫好,其中當然包括財務的規畫在內,尤其是有些單身女性對理財很排斥,這是很危險的事,因為你不理財,財也不會理你。

張淑婉認為,最好的方法是先了解投資是怎麼回事,累積理財知識,即使把錢交給理財專員,自己也要做功課,固定一段時間檢視一下理財狀況,從年輕就做好準備,到了退休時,即使是一個人,也可以藉由理財有一些收入。

許久不見徐璐,發現她比過去擔任華視總經理時期還清瘦些,整個人更加沉靜自在。卸下總經理職務,徐璐這一年的時間有半年在遊學和旅行,享受一個人的快樂生活。

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獨處不是孤僻,朋友在這時就很重要

從年輕到現在,徐璐都是過著這樣單純自在的單身生活。與張淑婉不同的是,徐璐從年輕時就不認同婚姻制度。「婚姻限制了男女雙方的空間與自由。」她說,看到太多人的婚姻只是表面,不具任何實質意義,於是年輕就傾向不婚。

年紀漸長,徐璐並沒有碰到令她足以放棄單身生活的人,一路走來,自然而然成為單身一族。現在已經到了不會生小孩的階段,更加不會有結婚的需要。徐璐很能享受獨處。她說:「獨處可以有更多空間和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」可以一個人旅行、一個人做任何事,生活簡單或是奢華,都由你自己決定。

「但是獨處不是孤僻,朋友是很重要的。獨處有好有壞,有時你會因此孤單,這時你要有很強的支援體系。」她口中的支援體系就是好朋友,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,他們可以陪你聊聊天,她就有這樣一群好友。像北京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淑芬、知名舞者羅曼菲,都是她的好友,她們目前也都是單身狀態,不過與徐璐不同的是,她們都是曾經結婚又恢復單身的人。

因為一個人過生活,徐璐更加重視健康,也買足了醫療險,以防生病時沒人照顧。問她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?徐璐想了想說:「投資在自己的心靈生活,以及可以讓自我成長的事情。」是她單身生活最大的快樂,像是遊學、旅行都是她很喜歡的事。看來她還是會繼續享受在一個人的單身生活中。

很多人沒有走進結婚禮堂,是因為碰不到合適的人,真正宣示自己是單身主義者,畢竟是少數,但是知名作家吳若權便是單身主義的奉行者,而且還疾呼社會應該有單身意識,不要有單身歧視。

懷抱單身意識 自己決定自己八成的人生樣貌

三十三歲那年,吳若權離開微軟公司,創立個人工作室,離開個人與企業寄養的關係,在生命形態上已經是單身形態。「三十三歲那年是個分水嶺,我很確定自己會一輩子單身。」吳若權說著自己走向單身的過程。

回想過去走過的路徑,吳若權發現自己生命的因子,早就存在喜愛獨處與一個人的感覺。青少年時期的他,功課不太好,下課後,經常一個人從士林國中走到外雙溪的聖人瀑布,他可以 一邊走路一邊想事情,享受一個人與自己相處的樂趣。

吳若權覺得跟人相處經常要為別人設身處地著想,也要妥協、犧牲自己,沒有了自我,「我希望可以決定自己八成的人生樣貌!」這是他走向單身的重要因素。

「單身主義並不代表要離群索居」。吳若權說,所謂單身主義是指「你可以很自由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,以及跟你想要的人,發生你想要的關係。」你可以自行控制你與這些對象的鬆緊度與距離。

吳若權強調,單身者必須有朋友,但是他與單身者做朋友,不會每天狂call對方,也不會死巴著對方不放。像他有一群好友,每當有聚會時,他們會打電話說,我們今天有個聚會,說完時間地點後,會尊重你要不要來;你能來,他們會很高興,時間到了你沒來,也不會打電話催促你「為什麼還不來?」即使你去赴會,也有想來就來、想走就走的自由。

「了解單身者的特質與需求,用單身的方式去跟他們相處。」這是吳若權所謂的單身意識,在單身趨勢之下,他認為這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一種意識。

雖然決定過單身生活,但是吳若權卻也深感台灣社會對單身族群的歧視。譬如,公司裡如果有好的職位要升遷,一定會選擇已婚者,因為一般社會主流價值認為結婚有家庭的人才正常。對於過了適婚年齡的單身女性,就說她們是「老處女」、「老姑婆」。在餐廳裡,最好的位子一定是留給全家聚餐的大位子,最不好的角落,例如廁所門口的位子,都是留給單身者。

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吳若權認為,台灣單身人口愈來愈多,但是整個社會似乎還沒準備好迎接單身時代來臨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ijhih 的頭像
    weijhih

    迷亂瘋城

    weijh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